綠色食品葡萄行業標準
1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綠色食品葡萄的定義、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志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及貯藏。
本標準適用于A級綠色食品葡萄的生產和流通。本標準所指的葡萄包括各種鮮食葡萄品種。
2引用標準
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,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。本標準出版時,所示版本均為有效。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,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GB/T12293—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滴定酸度的測定
GB/T12295—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折射儀法
GB/T5009.11—1996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
GB/T5009.12—1996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
GB/T5009.15—1996食品中鉻的測定方法
GB/T5009.17—1996食品中總汞的測定方法
GB/T5009.18—1996食品中氟的測定方法
GB/T5009.19—1996食品中六六六、滴滴涕殘留量的測定方法
GB/T5009.20—1996食品中有機磷農藥殘留量的測定方法
GB/T6543—1986瓦楞紙箱
GB/T14878—1994食品中百菌清殘留量的測定方法
GB/T14879—1994食品中三唑酮殘留量的測定方法
GB7718—1994食品標簽通用標準
GB/T8855—1988新鮮水果和蔬菜的取樣方法
NY/T391—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
NY/T393—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
3定義
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。
3.1綠色食品
見NY/T391—2000中3.1。
3.2A級綠色食品
見NY/T391—2000中3.3。
3.3成熟度
漿果已達充分發育階段,能保證繼續完成后熟過程,并具有該品種應有色澤,著色品種單穗的著色果粒應在80%以上。
3.4破損粒
果粒形狀不完整或果面有較明顯裂紋、斑痕的果粒。
3.5日燒粒
果粒因曝露在太陽下所造成的傷害。包括“硫磺傷害”。
4要求
4.1產地環境要求
產地環境要求應符合NY/T391規定。
4.2感官要求
感官要求應符合表1規定。
表1感官要求
項目指標
果穗典型而完整
果粒大小均勻、發育良好
成熟度充分成熟
破碎率、日燒率≤3%
病蟲果≤3%
4.3理化要求
4.4理化要求應符合表2規定。
表2理化要求%
項目指標
總酸(以檸檬酸計),%≤0.7
可溶性固形物,%≥20
固酸比≥28
4.5衛生要求
衛生要求應符合表3規定。
表2衛生要求mg/kg
項目指標
砷(以As計)≤0.2
鉛(以Pb計)≤0.2
鎘≤0.01
汞≤0.005
氟≤0.5
六六六≤0.05
滴滴涕≤0.05
敵敵畏≤0.05
樂果≤0.05
殺螟硫磷≤0.02
百菌清≤0.8
三唑酮≤0.15
注:其他農藥使用按NY/T—393規定執行。
5試驗方法
5.1感官檢驗
感官檢驗應根據感官要求的項目來判定。
5.1.1果粒
果粒應具有該品種應有的特征、大小,且大小均勻、發育良好、果實完整、新鮮潔凈,無異常氣味和滋味。
5.1.2果穗
應具有該品種果穗應有的形狀,緊密度適中、果穗完整。
5.1.3成熟度
漿果已達到充分發育階段,著色品種著色果粒應在80%以上。
5.1.4破碎粒、日燒粒、病蟲果
在批次產品中,破碎粒不得超過3%,各種缺陷果不得超過5%。
5.2總酸檢驗
按GB/T12293執行。
5.3可溶性固形物檢驗。
按GB/T12295執行。
5.4固酸計算
5.5固酸比按式(1)計算:X=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⑴
式中:X——固酸比,計算結果值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數;
S—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,%;
A——總酸量,%。
5.5砷的測定
按GB/T5009.11規定執行。
5.6鉛的測定
按GB/T5009.12規定執行。
5.7鎘的測定
按GB/T5009.15規定執行。
5.8汞的測定
按GB/T5009.17規定執行。
5.9氟的測定
按GB/T5009.18規定執行。
5.10六六六、滴滴涕的測定
按GB/T5009.19規定執行。
5.11敵敵畏、樂果、殺螟硫磷的測定
按GB/T5009.20規定執行。
5.12百菌清的測定
按GB/T14878規定執行。
5.13三唑酮的測定
按GB/T14879規定執行。
6檢驗規則
6.1產地收購鮮葡萄時按本標準檢驗,凡同品種、同時采收的葡萄作為一個檢驗批次。
6.2生產單位或生產戶在交售產品時必須分清品種、寫明交售件數和數量,凡貨單不符、品種混雜不清、件數錯亂、包裝不符合規定者,應由生產單位或生產戶重新整理后,收購單位方予驗收。
6.3抽樣方法
按GB/T8855規定執行。
6.4型式檢驗
型式檢驗是對產品進行全面考核,即對本標準規定的全部要求(指標)進行檢驗。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:
a)申請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;
b)前后兩次出廠檢驗結果差異較大;
c)因人為或自然條件使生產環境發生較大變化;
d)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或主管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。
6.5交收檢驗
每批產品交收前,生產單位都應進行交收檢驗,交收檢驗內容包裝、標志、標簽及果實感官要求。衛生指標應根據土壤環境背景值及農藥施用情況選擇,檢驗合格并附合格證的產品方可交收。
6.6判定規則
6.6.1一項指標檢驗不合格,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產品。
為確保理化、衛生項目檢驗不受偶然誤差影響,凡某項目檢驗不合格,應另取一份樣品復檢,若仍不合格,則判該項目不合格;若復檢合格,則應再取一份樣品作第二次復檢,以第二次復檢結果為準。
6.6.2對包裝、標志、標簽、缺陷果容許度不合格的產品,允許生產單位進行整改后申請復檢。
7標志、標簽
7.1標志
7.1.1包裝箱上應有綠色食品標志,具體標注按有關規定執行。
7.1.2包裝箱上應標明產品名稱、數量、產地、包裝日期、保存期、產生單位、儲運注意事項等內容。字跡應清晰、完整、勿錯。
7.2標簽
應按照GB7718的規定,在標簽上標注綠色食品標志、產品名稱、數量、品種、產地、包裝日期、保存期、生產單位、執行標準代號等內容。
8包裝、運輸、貯存
8.1包裝
8.1.1包裝材料:包裝材料主要有包裝箱、襯墊紙、捆扎帶等。
8.1.2包裝箱:有紙制箱和塑料箱。
8.1.3紙制箱選用雙瓦楞紙箱,外形為對開蓋,扁長方形。其他技術指標應符合GB/T6543的規定。
8.1.4塑料箱:外形為長×寬×高=40cm×28cm×18cm,其他技術指標應符合有關規定。
8.1.5襯墊紙、捆扎帶、膠水等物應清潔、無毒,襯墊紙必須柔軟有韌性。
8.1.6果穗放入果箱中不宜放置過多過厚,一般放2~3層為宜。
8.1.7同一批貨物的包裝件應裝入品種、等級和成熟度一致的葡萄。
8.2運輸
8.2.1裝運時做到輕裝、輕卸,嚴防機械損傷。運輸工具清潔、衛生、無污染。
8.2.2公路汽車運輸時嚴防日曬雨淋,鐵路或水路長途運輸時注意防凍和通風散熱。
8.3貯藏
8.3.1需進行長期貯藏的葡萄必須進行預冷,在短時間內把葡萄體溫降到5℃,以利于貯藏。
8.3.2存放時必須在陰涼、通風、清潔、衛生的地方進行,嚴防日曬、雨淋、凍害及有毒物和病蟲害污染。
8.3.3長中期貯藏保鮮,應在常溫庫和恒溫庫中進行,庫內堆碼應保證氣流均勻地通過,出售時應基本保證果實原有的色、香、味。